雷公烧造榜首碗

liukang20242周前精品吃瓜285
孙燕鸽  陈炉窑神庙的主殿中供奉着三位窑神,分别是舜帝、老子和雷公。雷公,姓雷名祥,黄帝时任处方(医药官名),能医善陶,既是我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之一,又是陶瓷业的先祖,各地窑神庙均供奉之,敬称亚父雷公。  相传远古时代,人们吃饭用的是凿成钵形的石头碗。因而“碗”字就用“石”作偏旁。石碗又笨又重,运用起来极不便利。人们是怎样创造又薄又轻的陶瓷碗呢?在陈炉窑场的陶瓷工匠中,流传着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。  上古时,人们吃肉是把生肉直接放在火上烤,常常把肉烧焦,或烤的皮焦里生。到雷公时,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烤法,那便是把肉切成小块放在竹篮里,在竹篮外涂上一层泥巴,然后放在火上烧烤。这样,肉不光不会烤焦,还能熟透。烤肉时,细心的雷公发现,竹篮外面的泥烤过几回后,变成了坚固的壳,浇上水再也不能成泥了。雷公看到剥下来的大半个泥壳很像一只碗,心想,如果把泥做成碗的形状,大火烧炼,不就能够当碗用了吗?  雷公悄然按这个主意去做了,谁知烧成的碗全都裂开了口,底子不能用。部落的人们知道后,都讪笑他。雷公却不悲观,仍全神贯注,静心实验,把火烧得更旺些,烧炼时刻加长些,做碗的泥和硬些……仍是没有成功。  雷公苦思冥想,怎样也找不出原因,便出来漫步,边走边想。一天,他出去漫步走了很远,仍是没想出其间的道理。遽然,他觉得脚下沉重,牵强前移了几步,差点威了脚腕,便停下来看,见脚上粘了块大泥巴,就用力甩了几下,仍是没能甩掉。雷公蹲下来用手抠,抠下来一个囫囵脚窝,再细心一瞧,这个泥特别粘,与他做碗的泥不一样。雷公想,部落邻近没有这种泥,肯定是路人用脚从外地带进来的,何不必这种泥试试?所以,他快乐地捧着泥跑回去。  雷共用脚粘来的这块泥做成了一只小碗,放在大火里烧呀烧,总算烧成了碗,冷却之后,没有裂,敲起来当当响。成功啦!雷公快乐地跳了起来,他顾不上吃饭,也忘记了多日的劳累,便兴冲冲出门去找这种土。但是,他找遍了部落领地,也没有找到这种土,心中非常沮丧。  一天,雷公护卫酋长到数十里外的另一个部落议事,发现这个部落的一座山峁上有这种土。山峁上建有一座树枝搭成的大房子,山下有手持棒槌的武士守护着。雷公匆促上前央求挖点土,谁知看守的武士听了连连摇头,说:“不可,不可!这座山是咱们部落的风水宝地,那座大房子,是祭祀先人的当地,这儿的土是不能动的。”雷公一再央求,不只杯水车薪,反而招来一顿痛骂,被赶走了。  雷公回到家中,思前想后,看来要得到这种土,只要一个法子,那便是偷。当天深夜,雷公带着石斧和一张大兽皮,靠树林保护,悄然摸到了那座山峁下,趁看守武士左右巡视的空隙,小心谨慎地爬上了山峁,趴在地下挖起土来。他磨破了双手,才挖了一包土,便驮在背上往回爬。不料树枝挂住了土包,发出了响声,被巡查武士发现抓了去。他们把雷公绑在一棵大树上,打得遍体鳞伤,但雷公一声不哼,也不求饶。天亮后,这个部落的酋长传闻捉了个“贼”,便来到山峁上详细询问,见是昨日来的那个雷公,便叫人松绑。他问明状况后,不只没有责怪,还让雷公把挖的土带回去。  雷公身负重伤,不能站起来行走。他拖着土包,爬了三天三夜,才回到家。部落的人传闻他因做“贼”被打伤,都不怜惜他。  雷公没有解说,也没有歇息治伤,而是当即着手,用“偷”来的土做起了碗坯。十多天后,烧成了十多个又轻又薄的陶瓷碗。这种制造碗坯的土,便是后来烧制陶瓷的质料——坩子土。  雷公把烧成的碗送给酋长和左邻右舍,我们这才理解了原委,纷繁上门看望雷公,并向他抱歉。酋长派人给雷公治伤,又派了几名心灵手巧的年轻人跟雷公学艺。全部落的人一同出动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在自己的领地上找到了坩子土。从此,雷公不只烧出了更多的碗,并且还烧出了盆、碟等日用器皿。  雷公身后,人们不忘他的积德行善,为他立祠留念。后来,雷公成了陈炉窑场的窑神爷之一,遭到陶工们的敬仰。
本文来历:铜川日报
告发/反应
友情链接: